浙江在线杭州7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秋杰 通讯员 裴斐)今天下午,杭州市环保局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全市水、气环境质量状况。
数据显示,杭州今年上半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128天,PM2.5平均浓度50µg/m 3,达标156天,全市市控以上河道的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96.2%,9个县控及以上劣V类断面已率先通过剿劣验收。
上半年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128天
PM2.5平均浓度50µg/m 3达标天数为156天
随着年初杭州市政府制定下发的《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的实施,上半年杭州市市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2017年1~6月,杭州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累计128天,与2016年同比增加5天,优良率70.7%,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杭州市区PM2.5平均浓度50µg/m3,杭州市区PM2.5达标天数156天,达标率86.2%,与2016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14天,达标率上升8.2个百分点。与2015年相比,达标天数增加27天,达标率上升14.9个百分点。杭州的PM2.5达标率近三年来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2015-2017年1-6月杭州市区空气质量对比图
此外,在2017年上半年,除杭州市区外,淳安县、桐庐县、建德市、临安市、富阳区5个县(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均更优,其中淳安县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95.3%,居杭州市首位,建德市、临安市等其他四个县(市)、区的优良天数均超过160天。
全市市控以上河道的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96.2%
9个县控及以上劣V类断面已率先通过剿劣验收
上半年,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同比稳中有升。
全市52个市控以上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96.2%,均比去年同期改善11.5个百分点。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6.2%,Ⅳ~Ⅴ类占3.8%,无劣Ⅴ类断面。全市各大流域主要水质监测指标氨氮和总磷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杭州市劣Ⅴ类水剿灭行动实施方案》自年初开展至今,3个市控以上劣Ⅴ类断面已全部通过省里剿劣验收,6个县控劣Ⅴ类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Ⅴ类。列入整治计划的1256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已整治完成983个。
具体来看,钱塘江、苕溪水质状况为优,干、支流市控以上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运河及城市河道市控以上断面均已全部消劣,水质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其中,西湖水质状况优,湖区内监测点位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千岛湖水质状况优,湖区内监测点位水质均达到Ⅰ类水质标准。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为优,12个国控饮用水水水源地点位水质保持稳定,达标率均为100%,与去年同期持平。
上半年环境治理工作不断推进
将大气污染防治及剿劣销号工作进行到底
上半年,围绕市政府制定下发的《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杭州市主要开展推进了“燃煤烟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设灰气”和“城乡废气”的治理工作。
其中,提标改造18台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工业锅炉和21台热电锅炉;整治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整治企业47家,削减VOCs1445吨;报废淘汰老旧车7965辆,完成加油站油库油气回收524.9吨;完成236辆新能源公交车采购,同步置换195辆国Ⅲ柴油公交车。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根据年初提出的剿劣任务,杭州以河长制为抓手,主要完成了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河道清淤、工业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排放口整治及深化生态配水与修复“六大工程”。
在环境执法方面,杭州市继续最严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据统计1~6月共出动执法人员37730人次,检查企业16585家次,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721件、罚款3573.3334万元。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7件,刑事拘留36人;移送公安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20件,行政拘留23人。实施查封扣押案件7件;实施停产、限产案件4件。
杭州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沈海峰通报了杭州下一步的环境治理工作计划
在通报会上,针对下半年环境治理工作,杭州市环保局也立下了“小目标”。
今年是国家“气十条”和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计划(2014-2017)的阶段性收官之年。下半年,杭州将继续协调推进全市大气污染整治。根据PM2.5来源解析,针对排放占比最高的车船尾气,杭州将启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工作。在确保达到国家、省下达考核目标的基础上,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48µg/m3,空气质量优良率力争达到72%以上。
同时,在巩固剿劣成果的基础上,紧盯劣Ⅴ类小微水体,加快完成重点治理项目,确保年底完成整治销号。与此同时,杭州还将打造污水“零直排区”2.0版、健全河长工作制,打造“智慧治水”的杭州样本,让市民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参与度更高,从而不断增强大家对环境改善的获得感。